发布时间:2024-09-12
发展供应链金融是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的重要举措。新发展理念下,如何更好地为供应链金融赋能,助力产业链企业绿色发展,成为摆在银行面前的重要课题。威海市商业银行积极创新业务模式,将绿色金融和供应链金融深度融合,创新推出绿色供应链产品“绿e链”,构筑多元化的绿色供应链金融服务体系,助力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。
数字赋能“链”通上下游
某藻业集团地处青岛市,是一家集海藻养殖、加工、综合利用为一体的全产业链式海洋生物医药集团。今年以来,该企业成功应用海洋植物明胶技术,利用海藻胶生产出绿色环保的海藻多糖药用空心胶囊,该产品拥有广阔的市场空间和发展前景。随着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,企业对原材料海藻酸钠的需求量越来越大,支付给上游供应商的采购款也随之紧张。
了解到这一情况后,威海市商业银行充分利用供应链金融自偿性、封闭性、稳定性的特点,综合考察企业的产业链条,为其专项设计了针对核心药企的绿色供应链产品“绿药e链”,用于满足企业自身节能减排、环保生产等需求。企业通过线上平台向上游供应商开立“链信”(电子债权凭证),供应商可依托“链信”向银行申请纯信用保理融资服务,有效解决了企业流动资金不足的问题。今年以来,威海市商业银行通过“绿药e链”已为该企业供应商高效发放信贷资金1900万元,为企业转型升级装上了“加速器”。该企业负责人激动地表示:“从工业胶到食品级褐藻胶,再到进军生物医药领域,我们的每一次转型升级,都离不开威海市商业银行的金融支持。”
供应链金融,是破解企业上下游资金压力的一剂良药。威海市商业银行通过构建起丰富的绿色供应链产品体系,融合智慧科技并充分借助供应链数据,加大信贷资金支持力度,不断深入供应链的“神经末梢”,破解传统供应链金融服务难题,有力支持中小企业融资,引导企业绿色转型升级,让供应链真正成为“共赢链”。
定制服务“贷”动新发展
从持续拓宽的应用场景到多方共赢的合作成效,再到构筑起绿色供应链生态圈,威海市商业银行打造的“绿色+供应链”模式不仅缓解了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,还为供应链的上下游企业提供了便利。
某制药集团为山东省重点出口创汇企业,是国内产业链较为完整的VC产品生产企业,也是全球较具规模的VC原粉生产基地,80%以上出口美国、欧盟等国家和地区,市场份额占到国内同行业的40%。去年以来,随着市场上VC产品供给量增加,市场竞争日益激烈,企业流动资金紧张,迫切需要调整付息方式,来解决为上游供应商结算货款的资金难题。
为满足该企业在新场景下的差异化金融需求,威海市商业银行为其定制了“绿药e链”买方付息融资方案。企业通过威海市商业银行“链e贷”线上系统,向其上游供应商开立电子债权凭证,上游供应商可根据自身需要向威海市商业银行提交融资申请,贷款利息由该制药集团承担。买方付息模式既满足了上游供应商实时收款需求,又解决了其不愿承担融资利息的难题。
在有效满足企业融资需求的同时,“绿药e链”不仅为绿色产业链的核心企业提供了集支付结算、资金融通、风险管理、财务管理于一体的综合服务,还依托“绿色+供应链”模式,为链条上“N”个企业提供融资服务,构建起和谐的绿色供应链生态圈。
聚焦场景化、细分化发展方向,威海市商业银行持续拓宽绿色供应链金融业务适用场景,以便捷的业务流程和高效的线上服务,把金融产品渗透到供应链的各个环节和多方参与者,实现了“以点带面、以一带多”的矩阵式发展,不仅为企业绿色发展送来金融“及时雨”,也推动了供应链金融在绿色经济新行业、新场景的广泛应用。
创新应用“跑”出加速度